欢迎您来到ob体育app

ob体育app

公司新闻 知识专区 无刷小百科

一种联合作用的双管正激电路和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制造技术

发布时间:2025-08-18 22:04:54 | 作者: ob体育app


  当前位置:首页专利查询武汉兴通力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专利正文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作用的双管正激电路和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通过采用双管正激拓扑,使功率管承受的最高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功率管的电压应力,很容易满足国网检测输入440Vac电压的要求,且磁性器件变压器T1和T2的输入绕组NP1和NP2串联连接使两个绕组各承受一半的输入电压,T1和T2的输出绕组NS1和NS2并联连接使两个绕组各承受一半的输出电流,在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通过这样的原边串联和次边并联的方案,即能够完全满足输出大流的能力,也能够完全满足多个变压器输出电流均衡、发热均衡。此种方案设计简单、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开发周期短,拥有非常良好的竞争优势,适宜在行业内大面积推广。

  本技术涉及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联合作用的双管正激电路和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

  随着我国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项目进程的推进,智慧能源的建设与改造正在有序进行,而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DTU作为配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程度慢慢的升高,配置的监测和保护设施慢慢的变多,导致终端负载慢慢的变大。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DTU配套电池充电式开关电源的稳态负载为15-30W,瞬时负载为600-700W,随着配置的设备慢慢的变多,负载也随之增加了很多,目前已经有电网公司提出配电自动化远动终端DTU配套电池充电式开关电源的稳态负载为250-300W,瞬时负载为900-1000W,由于配置的设备慢慢的变多,一个装置发生故障都可能会导致整个电源供电系统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所以对电源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物联网建设快速推进,往往标准一经发布就需要产品使用,对电源的开发周期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所以安全可靠和开发周期短的方案特别的重要。由于这些要求是近些年才有的新标准,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1.一种与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联合作用的双管正激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双管正激电路中包括:/n一端连接到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2,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第二功率MOS管Q2的管脚3的第四电容C;其中:/n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2通过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二功率MOS管Q2的管脚2,均连接到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的第一变压器T1;/n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一方面连接到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3,另一方面连接到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的第二变压器T2;/n输入供电后,在PWM调制驱动下功率MOS管Q1和Q2同时导通,当前通过采用双管正激拓扑,使功率MOS管Q1和Q2承受的最高电

  1.一种与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联合作用的双管正激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双管正激电路中包括:

  一端连接到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2,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第二功率MOS管Q2的管脚3的第四电容C;其中:

  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2通过第一二极管D1、以及第二功率MOS管Q2的管脚2,均连接到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的第一变压器T1;

  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一方面连接到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3,另一方面连接到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的第二变压器T2;

  输入供电后,在PWM调制驱动下功率MOS管Q1和Q2同时导通,当前通过采用双管正激拓扑,使功率MOS管Q1和Q2承受的最高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且,当前的输入电压将叠加到第一变压器T1的第一输入绕组NP1,以及第二变压器T2的第二输入绕组NP2,使得上述两个输入绕组各自承受一半的输入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管正激电路,其特征是,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2还通过第一电容C1连接到第一电阻R1;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功率MOS管Q1的管脚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管正激电路,其特征是,第二功率MOS管Q2的管脚2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到第二电阻R2;

  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功率MOS管Q2的管脚3,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端。

  4.一种与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任一种双管正激电路联合作用的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多变压器串并联电路中包括:

  连接到双管正激电路的第一功率MOS管Q1和第二功率MOS管Q2的第一变压器T1;